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我的龜收藏-12(服飾篇)





派皮的媽從夏威夷帶回來的
 
小豬送的海龜衣,可能要胖到100公斤才能穿


這件....嘻...好害羞,蜻蜓送的,外國size.俗話說~沒那麼大的頭,就不要戴那麼大的帽子.
所以是保存版,還沒穿過.



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淡江中學

再次來到淡水.坐在捷運上,看著窗外一次比一次增加的建築物,〝繁榮〞的景像,
似乎不大能跟1872年馬偕博士初登陸時的滬尾產生連結.

這次的目的地是父親的母校淡江中學. 提到淡江中學,就不能不提到馬偕博士.
淡水的教育、醫療、生活….乃至於整個北台灣的教會文化都跟馬偕博士有關.

馬偕博士1844.03.21~1901.06.02,蘇格蘭裔加拿大人,
漢名偕叡理(Rev. George Leslie Mackay)因其宣教上之成就獲贈神學博士,
而稱馬偕博士. 大半生奉獻給淡水,娶台灣人為妻,育有一子二女,

在淡水落地生根,死後葬在淡水,一生以淡水人自居.

清末淡水民風閉塞,教育極不普及,馬偕博士深感興建新式學堂之必須,
故回國募款,獲其故鄉安大略省牛津郡的鄉親熱情捐助,為了感念鄉親的熱心,
因此以「Oxford College」為校名,中文名為「理學堂大書院」,後人稱牛津學堂.

此校乃馬偕博士親自設計督造,也是台灣神學院、淡江中學、真理大學….等學校的發源地,

對淡水地區的教育有卓越的貢獻.

淡江中學是在1914年由馬偕博士獨子偕叡廉創立(並任首任校長),

暫以牛津學堂為校舍,直至1925年6月八角塔校舍完成,

才從借用了11年的牛津學堂遷移至真理街26號現址.

從此以後,八角塔成為淡江中學的精神象徵.

走在一百多年前馬偕博士踏過的土地,想像著一個留著络腮鬍的老外急切的跟牧童學台語的模樣.

馬偕博士不畏文化及語言的差異在異鄉耕耘三十年.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而且他所播下的種子也逐漸在台灣綻放美麗的花朵….
馬偕精神不朽!

淡江中學的精神象徵八角塔





1884年馬偕博士創'辦淡水女學校


淡水女學校是台灣第一個女性文化地標



淡江中學婦學堂(真樓) 一隻鴿子正巧停在真樓的窗台上


淡江中學校友會館


淡江中學體育館建於1923年
淡江中學大禮拜堂,1955年由馬偕博士的外孫(偕媽連之子),也是淡江中學美術老師陳敬輝所設計.


校園走道的老式紅磚

典雅的標示牌



這個像阿里巴巴做的記號的叉叉在教室的牆上,不知是否做為通風用?

淡江中學聖誕樹,每年聖誕節,學校都會裝飾此樹


池中的大杯取聖經詩篇中「福杯滿溢」之意
淡江中學第一任校長偕叡廉博士

馬偕家族及門生墓園,最高的是馬偕墓

2008年7月14日 星期一

淡江中學的走廊









美麗的紅磚拱廊也難逃塗鴨的厄運.



到淡江中學走一走,才發現該校到處都是這種美麗的拱廊,及古意的走廊.
在這種充滿人文氣息的學校上課,心情一定是古典而愉悅的.

不知你現在心裡想的是不是也是這個畫面~
路小雨掂起腳尖在葉湘倫耳邊輕輕說著:「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Y.O.我愛你


最近台北街頭出現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塗鴉,
多半是用大大的英文字塞滿整面鐵門,
除了填滿外,沒有任何意義.

前些日子,發現了這面塗鴉,簡單的句子,
赤裸裸的表白,竟然有了些許感動,
或許就是那份單純,就像小學課桌上的刻痕~林明明愛方英英…..

跟紐約地鐵Keith Haring的塗鴉比較,當然相差甚遠.
Keith Haring的塗鴉在通俗中透露著沈思,簡單中訴說無限的想像,
但是跟其他塗鴉相比,又覺得這幾個簡單的字還豐富了些.

塗鴉,是人性深處的表達,就像純真的孩童,被罵了千百次,還是要在雪白的牆上塗鴉一樣….

如果政府能設塗鴉專區,讓想渲洩的人盡情揮灑,也是美事一樁.

看了台北的塗鴉我不禁要高喊~塗鴉無罪,畫出點東西來!


*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年5月4日—1990年2月16日)
是80年代美國街頭藝術家.
31歲的英年死於愛滋病.
以下是凱斯.哈林的官網 http://www.haring.com/